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
「無用之地」可以破壞?
令人沮喪的行為與心靈
文圖/稜石
趕在今日探索頂福巖步道活動集合之前,早早來到了雜木林,本想繼續察水盆裡的動靜,沒想到才幾日不見,水盆附近竟有人將「雜草」(其實是有名有姓的姑婆芋 及竹葉草)盡除,開闢菜圃種起了蕃薯。我想此一行為人必定是看到了林下正好有個「沒人要」的塑膠大水盆,還剛好埋在低漥地積聚了整桶的雨水,對他而言恰好 是澆菜可用的免費集水桶?幫幫忙,請停止在國有土地私自種菜的行為了,這是我們特地為雜木林裡的青蛙及諸多水生昆蟲佈置的家,盆子裡的雨水則是野生朋友們 賴以維生的寶貴資源!
閱讀更多 »
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
水盆生態系創世紀|2
水盆生態系的食物網關係
文圖/稜石
談到地球環境的問題時,我們經常會使用「生態系」這個字眼,並在其後加諸平衡或是破壞...等等的描述與評價。所謂的「生態系」一詞,是指將生活在某個地 區的生物群落及環繞在其周圍的環境要因綜合起來的用語。生態系的空間範圍到底有多大?大至涵納整個地球環境,中如河口濕地,小至我們雜木林中的小水盆,端視我們研究的旨趣何在。以我們所關注的野步森林來說,整個雜木林是個低海拔次生林生態系,而前一篇拍攝水盆裡的各種昆蟲動物的關係(參閱
11/09水盆裡的生態小世界01
一篇),也可以稱之森林之中的「水盆生態系」了。然而,不同的生態系之間並非是一個孤立的空間單位,仍是互相影響交錯的複雜關連。
閱讀更多 »
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
水盆生態系創世紀|1
面天樹蛙的蝌蚪與其掠食者們
文圖/稜石
野步森林裡埋設水盆的由來是這樣的:我們歷經前半年的觀察,發現幾種生活在雜木林裡的蛙類,包括拉都希氏赤蛙、澤蛙、小雨蛙、面天樹蛙...等,原本牠們會利用澆灌私墾菜圃的蓄水盆來繁殖,但是經過縣府今年六月的清理後,頓時失去了水域環境。於是,七月份我們自行施行的生態園區簡易工程(台北縣政府補助) 裡就計畫了一個淺水型的水池,採用人力夯實池底的簡單工法,希望壓密黏質紅土的土壤結構來蓄留雨水;但事後發現儲水效果不佳,於是又利用10月3日的雜木林導覽活動,邀請大小朋友們一起把增購的塑膠大水盆埋入池底(註:請參照惟惟寫的
漫步台地之野
)。如此一來,即使雨水滯留一段時間後最終仍然下滲,但至少能蓄留些許在水盆內提供蛙類寶寶從容長大。遲至十月中旬以後,林口下起連日大雨,盆裡終於蓄滿水了,然而真的有青蛙朋友來造訪嗎?
閱讀更多 »
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
林口野步森林的身世之謎|1
11/14 頂福巖步道植物探索
文圖/稜石
眾人剛爬上頂福巖步道入口令人疲喘的陡峭階梯後,聽!時值晚秋至初冬的雜木林遠處傳來微弱而婉轉的蟬鳴,與盛夏時期住家及公園週遭時常聽聞丹田有力的聒噪熊蟬大不相同,像似鳥鳴,時而還會變奏。比對了聲音圖鑑應是寒蟬(註1),圖鑑上記載著成蟲出現在6~11月,尤以8~11月最多,所以本月就是寒蟬年度最終的獻唱了。多麼美妙的一刻啊,我們在大自然的寒蟬音樂會中展開今日的植物探索活動。
←點選左方笑臉,寒蟬即為您演唱,請調高電腦喇叭的音量。
閱讀更多 »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