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

水盆生態系創世紀|6

步入羽化階段的水蠆 文圖/稜石

自從去年10月在野步森林裡設置水盆並經過大雨自然蓄滿雨水之後,11月即發現盆裡有兩隻水蠆在其中生長,經網友Tang指出可能是蜻蜓目晏蜓科裡的長鋏晏蜓或倭鋏晏蜓。之後接連每個月持續觀察,迄今已歷經四個月了,從一開始的微小模樣到下圖的終齡期,他們倆可是經過十幾次的蛻皮才成長如此。今天要接續前幾篇的水蠆紀錄,再度為他們體檢了。



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

雜木林之冬

凜冽寒風下的落葉樹 文圖/稜石

過完農曆新年之後,按照往年的經驗來說應該漸漸回春了,今年卻因為氣候變化之故冬季幾度徘徊不去,蕭瑟的寒風使野步森林顯得較以往更為淒涼。低海拔的雜木林裡雖屬常綠闊葉樹種居多,卻也有若干冬季時分葉黃、葉紅的落葉性樹種,例如野步森林裡即有的小葉桑、構樹、燈稱花、羅氏鹽膚木、烏桕、苦棟等等。然而因為台灣氣候條件的侷限,那種北國特有廣域的黃葉或紅葉景觀在本地是不明顯的。即使因為地方觀光的想像性需求,在野外種植了不少紅葉植物(如青楓等楲樹科),卻總是半青帶黃不紅,隨後直接枯乾稱不上美感,難怪我們總喜歡在秋冬之際旅行京都、北海道、九寨溝等壯麗季節色彩的溫帶地域。台灣低海拔的自然樹林實在難以苛求前述的奇景,砍樹而代之以中高海拔或北國樹種實在有違地域生態的環境倫理(註),因此從生態美學的觀點來說,我們最好能夠接受這樣的差異,並學習如何欣賞此地此景此物。



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

水盆生態系創世紀|5

新朋友水黽的加入 文圖/稜石

雜木林的的冬天是蕭瑟寂靜的,尤其是今年冬天特別冷,整個人都想縮在屋子裡不敢出來活動了。氣溫稍稍回暖的下午來到雜木林,掛唸著水蠆寶寶的成長狀況,因而迫不及待地先去檢視水盆裡的動靜。當彎下腰來接近水盆的時候,水面上頓時點點漣漪吸引了我的目光,原來是新朋友造訪了。水黽,又稱水蜘蛛,而我的成長經驗裡玩伴們叫他「豆油」(台語),因為只靠近他就可以聞到濃濃的醬油味。小時候總喜歡在大雨過後,穿著雨鞋踢踏路面上或泥地上的水潌,往往可以會發現成群的水黽悠悠地在水面上劃動著。



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

腐生的世界|1

三爪假鬼筆 文圖/稜石

天然的雜木林裡遍佈枯木腐木與落葉,適合的潮濕季節時不乏真菌的生長,而野步森林裡因為之前每年清除草木的關係,很少能夠沉積枯木與落葉。自從去年我們開始把這裡當成生態園區後採取生態上的管理,已經有所改變開始從腐質的地面上長出陸續生長出幾種真菌了。我們稱之為菇的真菌,在人類的飲食與醫藥文化裡是美味且具有療效的至寶,例如可口的香菇、杏鮑菇、猴頭菇,還有至為神效的靈芝。然而,除了前述極為少數的菇類為人們馴化而運用之外,眾多無法為人所用的野生菇類就大大地遭人斥為「無用的東西」而隨手加以剷除。難道菇類存在地球上真是為了人類而存有嗎?當然不是!讓我們撇開人類中心的思維,從生態美學的視野好好地欣賞這個腐生的世界吧。